时间:2023-08-15 14:14:42来源:
朦胧,汉语词语,读音为ménglóng,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这一含义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
文学上的朦胧有很多种意思,一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是指一种美学境界上的朦胧。
出自贺铸的《江城子》:
“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
意思有三个
⒈月光不明;看不清。
⒉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⒊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意思:
模糊,不清楚。
造句:
1.在朦胧的雾气中,建筑物如同梦幻般浮现。
2.夜色中,市区的灯火时隐时现,增加了朦胧的气氛。
3.雪后的山林,朦胧的美景令人陶醉。
意思是微明貌。
岀自唐徐昌图《临江仙》词: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
宋张先《少年游》词:
“碎霞浮动晓朦胧,春意与花浓。
”
《水浒传》第四二回:
“是夜月色朦胧,路不分明,宋江只顾拣僻静小路去处走。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五娘》:
“既而生归,则暮色朦胧,不甚可辨。
”
意思就是月光不明。
2.不清楚;模糊。
读音
[ménglóng]
例句
今夜月色朦胧,我们一行人在小河边悠闲地散步。
近义
迷蒙模糊依稀
反义
明晰清晰明朗
朦胧的标准的读音为ménglóngdebiāozhǔn(ménglóngyǔbǐzhǔn)。
"朦胧的标准"是中国作家钱钟书所提出来的文学理论,主张在文学和文艺创作中表现出朦胧、模糊、暧昧的意境、情感和形式。
该理论强调文艺创作应该保留一定的朦胧性,以提供欣赏者的想象空间和潜意识的启示。
同时,这种朦胧性也可以表达出人类应对复杂世界时的一种无奈与无助的心理状态。
"朦胧的标准"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理论。
</br>朦胧一词还有模糊不清、不太明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