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曲刘禹锡的意思(类似长亭离愁的典故)

时间:2023-09-05 17:49:14来源:

潇湘曲刘禹锡的意思?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者】:

刘禹锡【朝代】:

唐【体裁】: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斑竹枝,斑竹枝,

○●○,○●○

泪痕点点寄相思。

●○●●●⊙△

楚客欲听瑶琴怨,

●●●⊙○○⊙

潇湘深夜月明时。

○○⊙●●○△

【注释】:

1.斑竹:

即湘妃竹。

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2.瑶瑟:

以美玉妆饰成的瑟。

古代之管弦乐器。

【简析】:

刘禹锡《潇湘》一曲,借咏斑竹以寄怀古之幽思。

“深夜月明”,潇湘泛舟。

诗人触景生情,怀古抒怀。

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集评】:

黄山谷《山谷琴趣外篇》:

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

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

昔子瞻闻余咏第一篇,叹曰:

“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九疑怀古之作。

当湘帆九转时,访英、皇遗迹,而芳草露寒,五铢佩远,既欲即而无从,则相思所寄,惟斑竹之“泪痕”;哀音所传,惟夜寒之“瑶瑟”,亦如萼绿华之来无定所也。

李白诗“白云明月吊湘娥”,与此词之“深夜月明”同其幽怨。

类似长亭离愁的典故?

1、斑竹。

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

“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刘禹锡的寄情诗?

《潇湘神·斑竹枝》唐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译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

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注释

潇湘神:

词牌名,一名《潇湘曲》。

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

潇湘:

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斑竹:

即湘妃竹。

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泪痕点点寄相思:

《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

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楚客:

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

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瑶瑟:

以美玉妆饰成的瑟。

古代之管弦乐器。

潇湘:

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中秋节的单相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