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4:07:32来源:
卧薪尝胆指的是越王勾践。
“尝胆”最早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编撰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但书中并无“卧薪”之说。
“卧薪”和“尝胆”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北宋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一文,其内容虽与勾践之事毫不相干,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却自此被沿袭下来。
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卧薪事不知所出。
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
“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
指的是越王勾践。
当年越王勾践去攻打吴国胜利后,吴国的夫差继位,日夜苦练最后胜了越国,并且把越王勾践夫妻二人带回当马夫。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
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功率表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卧薪事不知所出。
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
“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
不得已与越议和。
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